
1、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2、直肠镜检: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3、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4、若发现多个息肉时,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直肠息肉常长于直肠下端后壁(约占70%),单发者为90%,多数带蒂,蒂长2-5cm为等,可移动。无蒂息肉约点10%,一般较少。
息肉一般是圆形或卵圆形,小如米粒,大如核桃或鸡蛋,质脆,表面光滑,色粉红,因粪便的长期摩擦多有溃烂出血。70%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如豆粒大小的圆形肿物,能活动,无压痛。
位置较高或较小的息肉,直肠指诊不易发现,需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乳头状息肉常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基层宽、无蒂或短蒂,表面有细长绒毛样突起,易恶变。凡是无蒂、基层宽广的息肉,应视为癌前病变,要及早做病理切片检查。
总之,我们了解了直肠息肉的一些临床表现之后,希望患者能够加以重视在进行手术后要做好上面这些,常保健护理,因为只有做好这些保健护理才能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也能够加快疾病的康复。避免疾病再次复发给患者带去更多的影响。
Tags:此篇是关于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方面的信息,请点此咨询。